——三十年伉儷歲月:相扶到老 至死不渝
七十載時光悠悠:命運多舛 一地雞毛
【導語】
“命運多舛”一詞,世人十分厭感,是因無人愿意有之。但,世間事“不如意者十常有八九”,本文主人公楊麗居然遇之。所遇之事,讓人汗顏。讓人欲罷不能,使人欲哭無淚!
說一個人到底什么狀況才算倒霉?老百姓有句至理名言是這樣說的:喝涼水塞牙,放屁砸腳跟。而大家不知道的是,主人公楊麗確實面臨的是:“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真的是:上天無路、入的無門!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應!
楊麗的事情到底怎么回事,以至于到達如此地步?
為了表述清楚該件事情,就必須得交代清楚其中的人物關系。
【人物關系】
楊麗-前夫-子女(30年前) 楊麗-現在丈夫-子女(30年后)
————↓———————————————————↓————
楊麗、前夫、榮松波、榮松峰 楊麗、白云峰、白石、白雪
說明:①、白云峰屬于凈身出戶。②、榮氏二兄弟30年以來一直贍養繼父白云峰。③、白石、白雪兩兄妹30年以來幾乎沒有對其父及繼母付出。④、白云峰確分別放在其兄妹白石、白雪那里10萬和7萬。⑤、楊麗,女,1952年7月19日生,漢族,現住寧江區團結街8委,身份證號222303195207190261;榮松波,男,1975年11月29日生,漢族,現住寧江區前進街1委,身份證號220702197511290817;榮松峰,男,1980年4月29日生,漢族,現住寧江區前進街1委,身份證號220702198004290833;白雪,女,1973年10月30日生,漢族,吉林油田總醫院皮膚科。現住寧江區望湖小區12號樓4單元801室,身份證號222303197310300026;白石,男,1974年2月14日生,漢族,松原市市場監督綜合行政執法支隊,現住寧江區沿江街,身份證號222303197402140015。

【事件始末】
記者僅從當事人楊麗以及吉林省松原市寧江區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2022)吉0702民初1626號文書來說明該事件得來龍去脈。
30年前:為誰辛苦為誰甜?
1988年以前,平平淡淡總是真。沒有壯懷激烈,沒有卿卿我我。因為工作、因為生活,卻兩地分居,各干各的。他在井下,楊麗在九臺,聚少離多。雖說辛苦,倒也其樂融融,沒有風波,沒有縫隙,一切安好。
1988這一年,是楊麗前半生最最黑暗的日子。一場突然來的災難降臨,第一任丈夫在井下工傷死亡,天塌下來了。
灰暗的日子終究要跨過去,兩個孩子亟待等著撫養成人,未知的生活,要求楊麗必須振作起來,沒有選擇。
嬌兒欲扶我欲生,莫論前程只管行。當時的她,就一個想法——小車不倒只管推!于是,她收拾好心情,盤點一下夫妻二人的余果,有了生活的基本打算?粗诰排_她們夫妻先后置買的3處房產,暗暗有了想法,得給孩子鋪個路留個未來。
30年新伉儷生活:歲月如歌 相扶到老 至死不渝
走著走著,一晃4年過去了。
領導和同事看楊麗獨自一人帶著兩個孩子實在不易,就把離異的白云峰介紹給了她。感覺不錯,處了起來。
1992年7月16日,第二春在彼此的呵護下,花期盛放。楊麗與白云峰經政府登記結婚,一對新伉儷生活如火如荼。
楊麗看著離異的白云峰只帶一個簡易折疊床、煤氣罐、一個行李來到身邊,心里很不是滋味。這不就是老百姓常說的凈身出戶嗎?!所有物資都給了他的原配夫人與他的兒子白石和女兒白雪。就這樣一個基礎的大男人,屬于基本上赤條條地來與楊麗母子三人(其中的兩個兒子是和前夫所生的榮松波、榮松峰)共同生活。
共同生活30年的時間里,期間購買位于寧江區前進街團結南區5幢2單元402室93.41平方米的樓房一處,共同存款17萬元。
楊麗幾乎哽咽地對記者如是說:“我和我愛人結婚20以來,因為日子過得并不怎么好(工薪階層),我愛人的兩個孩子和我們一直不來往。20多年以后,他的一雙兒女看見我們日子過得好了,才和他爸爸有來往。1989年白云峰就得了糖尿。ó敃r他39歲),50歲因病病退,時年月退休金980元。后來,隨著年齡的增大,逐漸出現了一些身體上的毛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經常性的看病、住院、治療,沒少破費,我的兩個孩子因此一直過著極其平凡的小日子,因為我的兩個孩子只是普通得再不能普通的工薪階層。楊麗也于2008年退休,退休工資900元,現在每月也只有2500元的微薄退休金,我兒子與我一起承擔我愛人白云峰的更多的醫藥費和治療費,以至于2021年患上糖尿病并發癥。期間不離手的藥和不間斷的醫療,都是我和我的兒子一起管理,一晃就到了2021年的10月份。”
“10月22日早晨一大早我愛人就出去溜達了,當時我看他精神等情況都不錯,也沒有在意什么,隨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吧。誰知道,不久就接到他的兒子白石的電話,說是他爸摔著了,白石把他爸爸送到了醫院。我嚇了一跳,我就急忙地趕到了醫院?匆娝敃r神智非常清醒,我就問他,你去干什么去了?他說我去兒子白石家要錢去了。這些年我們倆存了17萬元錢,10萬在我兒子白石那里,7萬元在我姑娘那。白石立即表態實在他那里,我爸爸看病我會拿出來。之后轉院,我懇請白氏兄妹轉到重癥監護室,他姑娘白雪卻說沒救了,不花冤枉錢,于是白雪通過朋友關系把白云峰從市中心醫院送到江北醫院,25日送到,26日早晨6點15就去世了。住院期間2021年10月22日至2021年10月25日都是由我自己護理的,白石、白雪只是白天偶爾來過,晚上從未來過。”
“死亡證明,醫?ǘ荚诙荚诎籽┠抢,她爸去世快一年了,現在連戶口都注銷不了,今年的取暖費3600多元也因此交不上,眼看著就瞎了,這是多么可惡的事啊,這個女人太瘋狂了!”
“撫恤金和喪葬費法院都判給他們了,這不是喪心病狂嗎?嗨,白雪家原來有兩位親屬都是從法院退休的,人家有關系的。”
“誓言,是這個世界上最大的謊言,如果蒼天有眼,這個世界便不再有晴天,整天都是電閃雷鳴。”這番話雖然有些夸大成分,但絕對說的在理。這個世界上天天不知道有多少人賭咒發誓,真正能夠兌現承諾的又有幾人?白云峰的子女在這個層面上的誓言,顯得那么蒼白無力。70歲的楊麗,未來如何承受?
世間事,因果循環。輸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連贏的勇氣都沒有了。白雪、白石好像就是其中之一。而且,她們把“無毒不丈夫”演繹得淋淋盡致,可謂“登峰造極”。一個楊麗“愛”了30年的愛人的一雙兒女竟然會如此給與她“最惠國待遇”,實在讓正常人難于理解。人不能為了活著,就什么底線都沒有了。日前,我們在與楊麗女士會晤中,她說:“正是天道倫理,親情血緣,支撐我走到了現在。人,要有堅持。即使面臨生死,也決然不能放下心中堅持!”在這個70歲老人身上,終于看到了這股勇氣,久違的不屈,久違的自信,久違的優秀。所以,記者動容了,激動了。楊麗前所未有的認真,感染了我們。她的眼睛很清澈,又很復雜,隱含著期待、忐忑、痛苦、堅毅…

法院:給了命運多舛的楊麗一地雞毛!



?

?

?

?

【焦點提示】
一件本來十分清晰的事情,寧江區法院法官姚春媛人為制造升級為復雜案件。在特定的關系和利益面前,光天化日之下赤裸裸地藐視法律,暗地里形成利益鏈條,為他們一小撮利益集團結黨營私,罔顧事實、活生生地抹殺當事人應具有的合法權益;寧江區法院法官姚春媛把案件恬不知恥地“亂作為”,可謂“創新”,更是主觀故意制作法律界奇葩!這一案件事實上就是公然與組織對抗、與法律對抗、與黨中央對抗、與人們為敵!
非常清晰的脈絡,法院卻視而不見;條例非常通暢的來龍去脈,法院卻徑庭大相。而寧江區人民法院做的是什么?服務了誰?國家法律站在了誰的角度?
江寧區人民法院一審判決之后,70歲的老太太楊麗直接懵了!她認為:代表國家意志的神圣法院,在老百姓心中正義的法律,就這樣被踐踏了?法官姚春媛就這樣“輕輕”地落下了法槌!法律就這樣“隨意”地把30年夫妻給顛倒黑白了?法官就這樣“任性”地給了楊麗“一地雞毛”?“依法治國”進行到2022年,姚春媛你的膽量實在夠大、實在超前。
記得法院院長孫塑曾經這樣說過:“中國不缺法官,缺少的是向人們負責的法官,向國家負責的法官,向黨負責的法官,向法律負責的法官”!由此可見,一個懂法、知法、學法、用法的法官,是多么重要啊。不忘初心,守住底線,恪守職業操守,對于一個真正執法者來說,才是評價一名法官好壞的標準?险堉T位法律界大咖、資深律師、專家學者以及法律工作者、研究者、學生一起來仔細、認真地“拜讀”一下該法院的一審判決,深刻體味一下法官姚春媛是怎樣“判定”該案的!
【焦點問題】
誰是資金擁有的主體,這就是問題的核心;
利益獲得者具有什么樣的目的,這里包括經濟和政治目的;
3、所用的手段是否正當?國家法律站在了誰的角度服務了誰?
4、誰來主持正義?寧江區人民法院?你信?!
5、在這起案件中,搞笑和離奇的是,證人證言的采信怪哉!讓法界不得不“拍案叫絕”!
提示一:法官為何要“伸張”不義之舉?向70歲老人這個弱者做出任何舉動,都有損于法官形象。本身就是要受到社會、良知和道德的譴責的。
提示二:在面對這個問題上,法官不維護公平正義卻助紂為虐!有意思嗎?“人情案”是國家三令五申杜絕的內容之一,為何屢次出現在基層法院,難道他們也要體驗一下監獄的生活嗎?
提示三:更加不可思議的是,客觀事實都沒厘清的案件,就枉法裁判,難道這名法官是賣白菜出身嗎?奇葩啊奇葩。
【法理刨析】
為了公平公正,記者及時溝通了幾名專家、學者、律師,現將大概涉及的問題做一表述,以期能夠給與相關部門和類似問題一個說法。
記者:請問,馬更新教授,您作為中國政法大學知名學者,關于我談到的楊麗的案件,給與公眾一些建設性的指導意見?
馬更新教授:我認為,該案出現多種錯誤,同時也不符合事實。記者:該案件,之所以出現這個問題,錯在哪里?
馬更新教授:顯而易見,問題在于該案的法官身上,我們不好推斷是關系,還是有利益鏈條的存在。我看了楊麗的上訴書,觀點鮮明,法理運用得當,有理有據。白云峰的兒女從道德、從法律層面做得十分欠缺。這個問題當事人在上訴時,如果遇到不公或者感覺不當可以申請異地審理,更可以向紀檢監察部門反映,以期給她一個優良的法治環境進行維權。
馬更新教授認為:①、人民法院應該首要查清本案客觀事實,依法依規還當事人真相;②、當事人上訴撤銷原審錯誤判決、依法改判;或以審判程序嚴重違法、嚴重錯判而撤銷原判發回重審(因原來都是一家人特別了解:原審法院都是被上訴人家的各種利害關系才造成錯判,故請求指令任何臨近法院重審)。
第一、依照法定證據規則,正確認定楊麗與白云峰(生前)沒有簽訂過任何財產獨立協議或達成過任何財產獨立事項;
第二、依照法定證據規則,依法認定“夫妻共同存款17萬元”擅自取走為違法行為,應立即歸還;楊麗對白云峰生前留有位于寧江區前進街團結南區5幢2單元402室93.41平方米樓房一套及存款17萬元中,除屬于妻子應分割取得的部分外,屬于遺產的部分依法繼承并依法多分:樓房繼承10萬元、存款遺產8.5萬元中繼承5萬元;
第三、白云峰生前存款2萬元應認定為贈與給楊麗個人,其他繼承人無權繼承;白云峰名下存單(己被白雪支取)1萬元應認定夫妻共同存款分割后依法繼承、白云蜂工資6200元早已用于生活消費已不存在,不在繼承之列;
第四、楊麗兒子榮松峰、榮松波依法享有繼承權,對白云峰生前留有位于寧江區前進街團結南區5幢2單元402室93.41平方米樓房一套、存款17萬元屬于遺產部分依法繼承。
北京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潘錦:閱讀完(2022)吉0702民初1626號判決書,掩卷沉思,細思極恐;鶎臃ㄔ旱姆ü僮屛覀兩罡袩o奈的同時,也不難看出法官對法律的蔑視與凌駕之上的“高傲”和不計后果的作為,實在難以表述。是誰的悲哀,委實不恥!請看事實與理由:
第一、原審判決采信無效證據導致認定事實錯誤,致使判決結果嚴重顛倒:1,原審判決認定本案17萬元存款系白云峰個人存款依法不能成立。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九十條“下列證據不能單獨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三)與一方當事人或者代理人有利害關系的證人陳述的證言”根據以上法律規定結合本案,被上訴人原審提供的證人白云霞、白云秀系被上訴人的親姑姑,與被上訴人存在直接的利害關系,而原審判決依據有利害關系的兩位證人證言在沒有其他相關證據印證的情況下即認定白云蜂生前與楊麗約定各自金錢各自管理,將白云蜂的存款認定為個人財產的行為與以上法律規定相違背,該認定依法不能成立,二審法院應予改判。
2,本案17萬元存款屬于楊麗與白云峰夫妻共同財產,楊麗對其中8.5萬元依法享有繼承權。首先,該筆存款系楊麗與白云峰共同生活期間所積攢形成的,是夫妻共同財產,原審中上訴人提供的調解書可以證實白云峰與前妻離婚時沒有分得財產,1992年與上訴人楊麗結婚時是一個人空著兩手來到楊麗家,1998年提前辦理病退,病退工資較低為每月987.15元,直到去世前退休費為3000余元,生活期間二人購置房屋買保健品等生活開銷較高且白云峰沒有其他收入。如果沒有楊麗的收入僅憑白云峰一人是沒有能力存款17萬元的。其次,該筆存款的真實情況是楊麗與白云峰共同生活期間對于家中瑣事均由白云峰負責辦理,包括本案17萬元存單的保管,因白云峰系突發疾病,其在生病后去逝前告訴楊麗該17萬元存款中的10萬元在被告白石處,7萬元在白雪處而且明確表示是讓他倆暫時保管,生病后醫院開銷讓白石在存款中支付,因此本案中根本不存在贈與的情況:再次,本案17萬元存款中有兩筆是白云峰在2021年6月4日存款2萬元、2021年5月24日存款1萬,兩筆存款均在白云峰去世后由白雪和白石支取,兩筆存款時間均在2021年與原審證人白云霞證實的“2020年白云峰將6枚存單贈與給白雪和白石”的證言時間不能吻合,從中可說明白云霞的證言是虛假的,根據取款憑證顯示,白云峰2021年10月22日住院于26日去逝,二被上訴人于10月23日在父親病危時擅自將17萬元存款中的13萬元取出,試圖將保管存單的行為轉為贈與并將存款據為己有。
故,原審判決認定17萬元存款系白云峰個人財產既沒有事實依據也沒有法律依據,應予改判。
二,原審判決第二項,白云峰名下存款2萬元系夫妻共同財產,且已承諾給楊麗買手鐲,原審證人可以證實,該2萬元不屬于遺產范圍,不應繼承。白云峰去世后白雪支取的1萬元應認定夫妻共同存款,分割后依法繼承,白云峰工資6200元上訴人用于生活開銷已不存在,不在繼承范圍,因此原審判快第二項應予改判。
三,榮松波、榮松峰依法享有繼承權
《民法典》第1070條“父母和子女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第1072條“繼父或者繼母和受其撫養教育的繼子女間的權利義務關系,適用本法關于父母子女關系的規定,”根據以上規定結合本案,上訴人榮松波,榮松峰作為楊麗的兒子與白云峰生活時均未成年且不能獨立生活,白云峰婚后一直與三上訴人共同生活在一起,原審中上訴人提供的證人王山,鄒淑賢等多位證人做為楊麗的領導與鄰居以及照片,購買按摩椅的收據均證實了雖然白云峰突發疾病去世,但是在生活的30年里初期白云峰對未成年的榮松峰、榮松波照顧日常、接送上下學,經常帶著去單位玩不僅在生活上,經濟土以及教育上均給與了幫助盡到了撫養義務,榮松波、榮松峰結婚時白云峰都以父親的身份操辦婚禮,成年后雖然上訴人單獨生活但經;丶铱赐惆槔先速N補家用,對年老的繼父盡到了贍養義務且在白云峰去世后辦理喪事的過程中均做到了兒子的義務,作為維子女與白云峰形成了事實上的撫養關系,因此二上訴人依法享有繼承權原審判決駁回其請求是錯誤的。
原審判決完全無視法律規定,二審法院應予改判。
上訴人楊麗對本案遺產依法應給予多分
《民法典》第1130條第3款“對被繼承人盡到主要撫養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可以多分”。根據以上規定結合本案,原審中上訴人提供的結婚證、登記檔案可證實以下事實:1,白云峰與楊麗于1992年7月16日結婚:2,白云峰離婚時只分得煤氣罐一個、折疊床一張、行李一套。3,證人王山證實結婚時白云峰系一人來到楊麗家生活。1995年二人購買了第一處房屋,1992年白云峰一人來到楊麗家到1995年購買的第一處房屋僅隔3年的時間,白云峰是沒有能力購買房子的,第一處房屋系上訴人楊麗用自己婚前積蓄所購買,而本案現有的樓房是由1995年購買的第一處房屋轉換而來的。4,退休證可證實白云峰于1998年提前辦理病退,因為是病退退休工資較低為987.15元,直到去世前退休費為3000余元。5,提供的保健品票據及按摩椅票據可證實白云峰患有糖尿病多年,為保證其健康常年服用保健品,靠本人退休費是不夠的,大部分均是由楊麗工資與上訴人榮松波、榮松峰貼補。原審中以上證據結合本案事實可說明本案遺產房屋與存款17萬元的取得是在楊麗婚前財產的基礎上以及榮松波與榮松峰的貼補下所取得的、楊麗30年里一直照顧患有糖尿病多年的白云蜂,對其盡到了主要撫養義務,目前楊麗也已經70余歲符合以上多分遺產的法律規定。
對于一個“無一處不爭議”的案件,原審卻適用簡易程序且造成錯判,依法撤銷原判、發回重審
依照法律規定,簡易程序只適用于“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爭議不大”的簡單民事案件,而本案事實關系復雜、權利義務關系非常復雜、且全案幾乎無一處不爭議,卻明晃晃地違法適用了簡易程序,并造成錯判,社會影響也極其不好。故請求依法撤銷原判、發回重審。
【媒體分析】
我們來理順一下,法律——法院——國家——人民,是一個怎樣的關系,法院是法律的體現著、執行者,體現的是國家意志,體現的是人民愿望,法律才會彰顯公平正義。作為媒體人,對孫潮院長的這句話深有感觸。工作需要和法官打交道,感受到法官在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中的重要作用:權利受到侵害,需要法官來保護;違法犯罪,需要法官給予公正對待。
有一句話說,法律的生命在于經驗?蛇有一句話說,法律的生命在于實施。我更傾向于法律的生命在于實施這句話。經驗可以積累,實施是靠人。如果法官缺乏向法律、事實、天下負責的責任心,他的經驗未必能給公平正義添磚加瓦,他的經驗甚至于能破壞公平正義。
向法律負責,向事實負責,向天下負責,就需要法官有起碼的“良知”,用現在的話說就是“三觀正確”。孫潮院長的話代表了一部分法官的心聲,希望他的話能喚醒另一部分法官,更希望國家在制度上有所作為:將“良知”、“三觀”作為衡量法官的一個標準。
就松原寧江區人民法院所涉及的這宗案件而言,法官姚春媛是否體現了國家、法律、人民的意志?我們深深提出質疑!
事實呢?在利益的驅使下就這樣他們“默默聯合”,老百姓的悲劇就形成了!楊麗入了人家的設定圈套,“順理成章”地成了犧牲品。他們有策劃人、有操盤手、有步驟地完成了這個小利益集團的愿望,恰恰就是這種愿望,小而言之毀了受害者一生,訟累若干年不說,勞民傷財,消耗更大的國家法律資源;大而言之就是毀了中國法制的根基,由一個專業人才、熟練掌握專業技能的執法者來操控案件,性質之惡劣、職業操守之低下,把法律玩弄于股掌之間,純粹是故意制造冤假錯案!就是在故意破壞國家法制環境!就是要顛覆黨的領導、國家意志、人民政權!這是他們赤裸裸的政治目的!是一件非?膳碌氖虑,細思極恐!
那么,我們從事了幾十年媒體工作的人,不僅要問:我們的黨中央對司法工作越來越重視,對司法政策越來越人性化,堅決要求杜絕冤假錯案的發生。國家堅決要求對辦案人終身責任追究制等等措施的出臺并貫徹執行的情況下,為什么冤假錯案層出不窮,越來越多呢?這就是不禁讓人聯想到“執法”與“守法”的關系,要問現在的“執法者”有多少個能守法的呢?執法者不守法,甚至揮舞手中的權力大棒,故意的踐踏憲法,破壞刑法、刑訴法的明文規定,這種怪現象越演越烈,冤假錯案越來越多。不難讓人想到,是不是有些人包括隱藏在我們黨內腐敗勢力、包括反華勢力的代言人,在用故意制造冤假錯案的方法破壞黨的領導,破壞國家的安定團結呢?我們不敢往下想。
《警世通言》里說:“勢不可使盡,福不可享盡,便宜不可占盡,聰明不可用盡。”經歷越多,越覺得,人活一世似乎誰都逃不過這個定律:一旦走到極端就會生出禍端。氣球太大會爆,杯子太滿會溢,做人太狂會倒,不加以控制的人生,終究會是一場災難。
【特別訪談】
記者:對于這個案件,你個人有何向公眾表白的?
楊麗:我這個人從來就不會花言巧語、說東道西。但是,你準許我用幾個詞來表述一下:利用關系、利用職權、利用公權力。
最后楊麗憂心忡忡地向記者說:白石、白雪非?癜恋刂v,“在吉林省松原市沒有他們擺不平的事,在松原打官司我們說了算”!何其牛啊!通過其個人強大的關系網,全面封鎖我。
白石,在松原市市場監督綜合行政執法支隊;白雪,在吉林油田總醫院皮膚科。兩個人很是豪橫啊!我好怕啊。對于一個陪伴了白云峰30余年、如今已是風燭殘年的70多歲老人,落得原審判決如此的“下場”,是有違天理、有悖國法、不通人情的(有人說:有違天理的法律當然已經不是法律的治理)。
看到這兒,列位看官什么都清晰了吧。在他們看來,只要掌握著人脈,操縱公權力,就可以為所欲為。
楊麗的法治春天究竟在哪里?白雪風華正茂、事業正興,為什么不好好地為國效力,卻生出蛇蝎心腸,于法官沆瀣一氣,不顧法治、良知、道德底線,難道只會整人嗎?同時,我們總感覺,這兩位就是想把法院的“哥們”拉下水,用心險惡啊!在這里我們特別提醒“哥們”注意!千萬別中招!
【編后語】
一個是歡歡喜喜,另一個是空勞牽掛;一個是杯滿盆滿,另一個枉自嗟嘆;一個是水中月,另一個是鏡中花。到頭來,皆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或者,一邊是冰冷的手銬,另一邊是歡欣鼓舞;一邊是正義戰勝邪惡,另一邊是落下無奈的悔恨之淚。歷史,從來都是勝利者的天堂。正義,從來都不會遲到!
世上萬事萬物,皆有其道。沒有那么多的那么;沒有那么多的假如。既然如此,就事論事,楊麗案件該如何畫上圓滿的句號,才是值得我們深思的事情。
人性最大的惡,是消耗別人的善良!但善良要是沒有長出牙齒來,那就是軟弱。別把善良留給不懂感恩的人,善良不是傻,厚道不是笨,善良無錯,請把你的善良給了對的人。切勿縱容部分不安好心的人!
人心需要公正,社會需要公平,國家需要法治,人們需要太平。萬事萬物需要平衡,世界需要和平。人類才能發展……
人心不足蛇吞象,社會不古貓怕耗。國家不強外國欺,個人懦弱強人欺。蕓蕓眾生需要安定,三千位面需要和諧。宇宙才能康健……
我們不禁深思:為什么有些問題,永遠得不到解決;因為解決問題的那些人,就是制造問題的人;雖然問題得不到任何解決,但是他們一定能夠解決掉對問題有異議的人!
媒體將進一步探討該事件并實時關注事件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