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機構研報稱“漸進式延遲退休方案或于2023年公布”,相關話題引發熱議,并一度登上熱搜榜。專家表示,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2022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適時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政策”,雖然具體實施時間都未明確,存在未確定性,但實施延遲退休政策勢在必行。那么,你的商業養老保險準備好了嗎?
未雨綢繆 規劃要趁早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有2.6億,人口比重達到18.7%,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1.9億,人口比重達到13.5%。人口老齡化已經成為我國目前最需要加以解決和緩解的棘手問題之一。更為關鍵的是,從2023年開始我國將迎來退休高峰。社會“撫養比”進一步壓縮,參保繳費壓力和養老金發放壓力進一步增大。
延遲退休方案推出的時間表逐步清晰,廣大市民對于退休養老問題的關注也在快速升溫。目前,個人養老保障基本由三部分構成:社會基本養老保險、企業養老年金和個人養老儲備金。個人養老儲備金即個人購買的保險、基金等。其中,商業養老保險具備收入穩定和風險較小的核心優勢,成為社會養老體系中重要組成部分。
保險代理機構恒榮匯彬相關負責人表示,應對延遲退休,購買商業養老保險需趁早。延遲退休一旦實施,意味著不少人領取退休金的時間也將順延。目前,多數人的職場生涯不超過55歲,與65歲領取社保有10年差距。如果不希望自己的生活水準受影響,就需要商業養老險做好補充。
量體裁衣 考量要全面
需要指出的是,在選購商業養老險時,要多從個人情況以及經濟水平等方面來綜合考慮,選購出適合自己的養老險產品。對此,恒榮匯彬相關負責人給予了三點建議:
一是,安全穩健是王道。產品最先要考慮的就是其安全性和穩健性,其次才是增值的問題。對于今后退休的老人來說,最重要的是通過產品的定期穩定性收益來維持生活水平和開銷,其次,自己可以通過一部分儲蓄來應對可能會發生的風險。
二是,保障全面有必要。退休后,各種疾病以及意外風險接踵而來。為了防止退休后可能會產生過多的醫療費用支出,破壞自己的養老規劃,需要提前做好保障需求。在選購商業養老險時,通過附加險或產品組合來給自己增添多份保障。
三是,資金投入量力而行。投保前,要合理分析家庭的經濟收入以及日常開支等情況,計算出合理的投保費用。若投入過高,可能會影響家庭生活水平,甚至出現資金斷流,無法續保的情況,這就和自己購買商業養老險的初衷相違背了。
客戶至上 選購要靈活
在購買渠道方面,保險代理機構以客戶需求為出發點,通過對比多款產品為客戶選擇或定制最優保障方案,從而降低保險交易成本,提升用戶體驗。
以保險代理行業中的持牌機構恒榮匯彬為例,成立于2009年的恒榮匯彬堅持深耕主業,夯實發展內功,展現了強勁突出的優勢,不斷為個人客戶、企業客戶提供全方位綜合性保險咨詢、個性化保險配置等專業服務。針對養老這一時代命題,恒榮匯彬更是不斷豐富養老類保險產品和服務供給體系,為客戶提供“一站式”定制化服務。
例如,在產品供給上,通過與平安健康、泰康人壽、太平養老、信美相互人壽等數十家知名保險機構建立密切合作,恒榮匯彬相繼推出養老年金險、老年重疾險、老年意外險、涉及老年群體保障的終身重疾險和百萬醫療保障險等百余種優質產品,為老人帶去了“舒心、安心、放心”的關懷計劃,幫助他們擁抱怡然自得的晚年生活。
在服務供給上,恒榮匯彬持續以科技賦能保險服務,推出了“1+2+2+N”的全新數字化加線下運營新模式:利用科技推動營銷顧問轉型,協同內外部資源,重塑保險代理營銷顧問全場景布局,構建了全流程、線上化的保險代理服務新生態,滿足了客戶多場景、多業態、多渠道的服務需求,以更好地為各年齡段群體尤其是老年群體帶去極致服務體驗。
總的來看,養老應從35歲至45歲著手,保險越早買越早受益,而且保費相對較低,負擔也輕一些,個人賬戶利息的積累上也更合算。恒榮匯彬相關負責人表示,秉承“專業、規范、高效、全面”的服務理念,恒榮匯彬將以發展全方位的保險配置平臺為己任,利用品牌優勢、整合技術資源,持續為客戶提供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多元化貼心保障,助力中國老人從容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