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保監會再發文,聚焦深入整治“代理退保”黑產亂象。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業內獲悉,為更好維護保險市場秩序,保護保險活動當事人合法權益,近日銀保監會人身險部下發了《關于深入整治“代理退保”黑產亂象的通知》(下稱《通知》)。
所謂“代理退保”黑產,是指機構、組織或個人以非法牟利為目的,以“可代理全額退保”為由,甚至冒充監管機構、保險公司工作人員等,向消費者推介保險退保業務咨詢、代辦等經營活動,慫恿、誘導消費者委托其辦理退保業務,打著“代理維權”的幌子進行惡意投訴,達到退保索取手續費的目的。同時,個別還會蠱惑保險消費者退舊買新,套取保險銷售的傭金提成。
近年來,中國銀保監會就“代理退保”亂象多次發布風險提示。譬如,2020年4月,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發布“關于防范“代理退保”有關風險的提示”;2021年11月,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就這一話題再度發文,提醒消費者依法理性維護自身權益,遠離“代理退保”“代理維權”不法行為侵害。與此同時,國家相關部委也積極開展“代理退保”涉及的違法犯罪和違規問題整治工作。
《通知》指出,近年來,保險行業積極開展“代理退保”涉及的違法犯罪和違規問題整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但“代理退保”黑產尚未肅清,仍存在反彈蔓延勢頭,嚴重擾亂了保險市場秩序,侵害保險活動當事人合法權益,影響社會穩定。
此次下發的《通知》共提出五方面具體要求:即加強組織領導、落實主體責任、強化線索篩查、開展自律維權和持續宣傳教育。
在加強組織領導方面,《通知》指出,保險行業協會、銀保信公司、各人身保險公司要將整治“代理退保”黑產亂象作為當前和未來一段時期的重點工作,成立專項工作組,聚焦違規主動開展向保險活動當事人推介保險退保業務咨詢代辦等經營活動、誤導投保人退保、擾亂市場秩序的組織或個人,深挖“代理退保”背后可能涉及的侵犯隱私、傭金詐騙、敲詐勒索等問題,明確工作任務,細化工作措施,加強協同配合,深入開展整治工作。
在落實主體責任方面,《通知》要求,各人身保險公司要進一步增強依法合規經營意識,強化對銷售人員、銷售行為以及保單品質的管理,完善銷售流程和考核體系,確保所銷售的保險產品匹配投保人實際需求,嚴禁銷售誤導。要暢通投訴維權渠道,及時解決客戶訴求,提升服務效率,避免激化矛盾。
《通知》還就強化線索篩查、開展自律維權和持續宣傳教育提出了相關具體要求。
值得關注的是,近期包括重慶銀保監局、北京銀保監局、江蘇銀保監局等在內的多地銀保監局先后發文提示“代理退保”風險。
如,重慶銀保監局提示保險消費者警惕三方面風險:一是保險消費者退保后面臨喪失保險保障的風險;二是保險消費者面臨財產受損的風險;三是保險消費者面臨個人信息泄露的風險。北京銀保監局指出了具體的五大套路:套路一,假冒身份、虛假宣傳;套路二,謊言欺騙、慫恿退保;套路三,誘導代理、非法牟利;套路四,偽造證據、要挾退保;套路五,切斷聯系、反復施壓。江蘇銀保監局建議,消費者不盲聽,根據需求選擇適當保險產品;不輕信,保護個人信息、財產安全;慎選擇,選擇正規渠道合理維權。
從這4個方面入手能快速看懂復雜的保險合同!
銀保監會發布關于整頓“代理退!焙诋a的通知,以維護
銀保監會出臺新的人身險產品信息披露規則
銀保監會:加強規范人身保險產品信息披露管理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正式發布了《2021中國保險業社會責任
中國人保于澤:為農村全面振興 尋找一條新的保險途徑
2023年度“三明普惠醫聯!闭缴暇
農銀人壽保險榮膺“2022年度優秀壽險產品”獎項
天津逐步擴大社保緩繳的適用范圍
上海銀保監局公布:對滬保險業數字化轉型的研究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