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日午盤,保險板塊上漲7.9%,中國人壽(28.850, 2.62, 9.99%)一度漲停,多數保險股股價也表現亮眼,市場“牛市”氛圍漸濃。業內專家表示,當前大金融板塊估值較低,吸引了一部分追求穩定回報的投資者關注,具備一定配置價值。此外,預計二季度在穩增長政策等宏觀調控加持下資本市場回暖,催化保險股估值繼續修復。
基本面上看,今年前五個月內,五家上市險企已累計攬入1.35萬億元保費。今年二季度以來,壽險新單有企穩跡象,頭部壽險公司隊伍改革成效初現。財險景氣度也不斷回升。近一個星期以來,北向資金也增持了中國平安(47.650, 2.43, 5.37%)、中國人保(5.360, 0.28, 5.51%)、中國太保(23.400, 1.59, 7.29%)以及新華保險(32.250, 2.42, 8.11%)。
此外,包括中國平安、中國太保以及友邦保險在內的上市險企也密集回購增持。業內分析師認為信號意義極強。
保險股紛紛大漲 二季度估值有望繼續修復
繼昨日反彈后,大金融板塊今日繼續高走。截至今日午盤,保險板塊上漲7.9%,其中中國人壽漲停、新華保險上漲8.5%、中國太保上漲7.6%、中國人保上漲6.1%、中國平安上漲5.4%,參股國華人壽的天茂集團(3.300, 0.30, 10.00%)漲停,市場“牛市”氛圍漸濃。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大金融板塊大幅反彈,帶動了整體市場表現,A股市場也經受住美聯儲加息預期和美股接連暴跌的沖擊,出現逆勢回升。大金融是權重板塊,它的崛起對指數的貢獻很大,扭轉了市場調整的局面。當前大金融板塊估值比較低,吸引了一部分追求穩定回報的投資者關注,具備了一定的配置價值。
楊德龍還表示,大金融盤子比較大,上漲的彈性不像新能源等主題賽道板塊表現突出,比較適合追求高分紅率,穩定增長的投資者的配置需求。
光大證券(19.930, 1.81, 9.99%)指出,當前保險行業估值處于歷史低位,主要上市A股險企靜態估值具有較高安全邊際,當前壽險業正處于轉型關鍵期,看好后續轉型成效對負債端的提振作用;財險業車險與飛車險持續穩定發展,相較于壽險成本優勢突出;資產端雖然短期承壓,但預計隨著宏觀經濟穩增長政策的實施,投資端有望邊際改善。
展望二季度,光大證券還指出,由于今年一季度權益市場波動下行,長端利率低位震蕩,各險企投資端大幅承壓,投資收益率明顯下滑,拖累凈利潤增長。預計二季度在穩增長政策等宏觀調控加持下資本市場回暖,催化保險股估值修復。
今年前五月攬入1.35萬億保費 北向資金已買入保險股
上市險企已經披露了最新的保費收入情況。據統計,包括中國人保、中國平安等在內的五家上市險企前五個月共計攬入1.35萬億元保費。
具體來看,今年前五個月內,中國人保累計獲得原保險保費收入3179.83億元,同比增長12.86%;中國太保原保險業務收入為2014.24億元,同比增長6.7%;中國人壽累計原保險保費收入約3792億元(未經審計),同比下降1.86%;中國平安累計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3642.23億元,同比增長0.87%;新華保險累計原保險保費收入約為人民幣867.79億元,同比增長4.97%。
東吳證券(7.380, 0.20, 2.79%)保險業分析師葛玉翔表示,券商漲停潮帶動保險板塊加速表現。復盤近三年間,在壽險基本面孱弱,券商帶動保險上漲階段(2020年7月,2019年2月),保險業績和估值同樣受益。國壽和新華短期漲幅可觀,平安和太保中期持續性更強。今年二季度以來,壽險新單有企穩跡象,頭部壽險公司隊伍改革成效初現。當前板塊估值目標修復至此前兩輪平均水平,仍有30%空間。
據財聯社記者統計,近一個星期以來,北向資金持續加倉保險股。數據顯示,6月6日至今,北向資金分別加倉了563.18萬股中國平安、2433.1萬股中國人保、157.2萬股中國太保以及323.53萬股新華保險。
打出增持加回購組合拳 信號意義明顯
今年以來,包括中國太保、中國平安、友邦保險在內的上市險企紛紛打出回購加增持組合拳,用來穩定股價及市場信心。
友邦保險近日發布公告表示,于6月14日,通過集中競價交易回購205萬股,回購金額1.6億港元。據統計,友邦保險已在近30個交易日內回購3917.08萬股,累計回購金額30.99億港元。
友邦保險在今年3月發布年報時表示,推出了一項百億美元回購計劃。鑒于友邦保險強勁的財務狀況,公司董事會批準在未來三年通過一項股份回購計劃向股東返還高達100億美元的資本。
中國太保高管也不斷增持公司股份。6月8日,中國太保董事長孔慶偉買入2.18萬股H股股份,耗資約41.16萬港元;副總裁兼太平洋(3.290, 0.24, 7.87%)健康險董事長馬欣也從二級市場買入了2.06萬股H股股份,耗資約38.93萬港元。此外,太?偛酶捣衲臧舜卧龀止綡股股份,共計買入10.74萬股,合計耗資約213.86萬港元。太保副總裁俞斌年初以來也兩度增持公司H股。據統計,今年中國太保A+H股已累計獲高管增持28.79萬股。
太保股東上海國資及其一致行動人在2021年4月9日至2022年5月20日期間,也在二級市場增持太保共計9624.62萬股。根據成交均價測算得到,合計斥資金額達25.7億元人民幣(其中A股約18.0億元人民幣,H股7.6億元人民幣)。
中國平安也耗時一年回購公司股份。根據公告,中國平安在2022年5月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共回購A股股份2482萬股,最低成交價格為43.72元/股,最高成交價格為51.96元/股。截至5月31日,該公司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已累計回購A股股份1.03億股,占該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0.56%,已支付的資金總額合計超50億元(不含交易費用)。
中國平安聯席首席執行官、首席財務官姚波表示,公司管理層認為,目前公司股價的確已經脫離了真實價值,估值相對較低,相信股價最終會回歸公司的真實價值,對公司長期穩健發展充滿信心。
葛玉翔指出,5月以來上市險企董事和高管紛紛增持自家股票,產業資本持續增持,信號意義極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