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企業資訊 | 聚焦百姓 | 人物特寫 | 曝光臺 | 保險股 | 保險理財 | 行業資訊 | 海外動態 | 中介園地 | 保險數據 | 保險案例 | 車險資訊 | 社保資訊 |
返回中國保險網首頁
    您所在的位置: 主頁 > 保險股 > > 正文

A股五大險企前9月保費揭曉,股價出現分化

[ 2022-10-25 11:13 ]   來源:[ 中新經緯 ]    雙擊自動滾頻 
[字體: ]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近日,A股五大上市險企前9個月保費數據悉數披露。數據來看,前9個月總攬保費2.12萬億元,合計同比增長約4%,五大險企保費同比均實現正增長。

  但今年以來,保險板塊股價整體表現低迷,據Wind顯示,年初至10月21日收盤,保險指數整體跌幅約16.06%。A股五大保險股表現也出現分化,中國人保(4.91 -0.61%,診股)股價年初至今漲幅達12.20%,新華保險(24.50 -2.23%,診股)和中國太保(18.59 -1.12%,診股)股價跌幅均超20%。

  壽險“四升一降”、財險均正增長

  前三季度,五大上市險企保費收入全部實現正增長。其中,增速最快的是中國人保,1-9月原保險保費收入同比增長9.97%,中國太保緊追其后,原保險保費收入同比增長7.61%。

  保費收入方面,五大險企中,中國平安(37.66 -0.11%,診股)、中國人保和中國太保是以集團為上市主體,前三季度原保險保費收入分別為6042.69億元、4997.03億元和3224.71億元。中國人壽(28.42 +0.50%,診股)和新華保險是以壽險為主體上市,前三季度原保險保費收入分別為5541.00億元和1377.92億元。

  壽險方面,前9個月5家壽險公司呈“四升一降”態勢。人保壽險、太保壽險、新華保險和中國人壽同比增速分別為5.8%、4.4%、0.9%和0.13%。僅平安壽險保費收入同比下降2.54%,達3552.94億元。

  山西證券(5.23 -0.38%,診股)認為,上市險企壽險增速分化,主因各險企經營策略不同:太保、新華等加大銀保渠道建設,1-9月累計保費增速較高,但因銀保新業務價值率(NBVM)較低,因此二者新業務價值(NBV)增速可能較低;國壽個險隊伍穩固,渠道及產品結構良好,保費增長較為穩;平安新單下滑主要因人力流失所致。

  財險方面,3家財險公司均實現雙位數正增長,1-9月累計保費合計7358億元,同比增長11%。具體來看,人保財險、平安產險和太保產險前9個月保費收入分別為3810.24億元、2220.24億元和1327.33億,同比增長分別為10.19%、11.38%和12.53%。

  中國人保日前發布業績預增公告,預計2022年前三季度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28.53億元到238.91億元,同比增長10%到15%。

  “2022年前三季度,本集團保費收入快速增長,業務結構更加均衡;本集團進一步加強風險管理和內控機制建設,強化承保風險選擇,不斷提升理賠精細化管理水平和服務能力,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同比增加。”中國人保對業績預增原因解釋稱。

  保險股股價呈分化趨勢

  今年年初至今,保險指數整體下降了16.06%,而保險股股價走出了分化趨勢。截至10月21日收盤時,中國人保年內上漲12.20%,而新華保險下跌28.45%、中國太保下跌23.38%。

來源:Wind

  股價下跌的同時,有險企開始回購自家股票,也有險企大股東出手增持。

  近日,中國太保發布公告稱,10月13日收到股東上海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下稱上海國資)的通知,上海國資自5月21日至10月13日期間通過二級市場合計增持該公司A股股份2044.65萬股;截至10月13日,上海國資及其一致行動人對該公司持股比例達到10.53%。

  中國平安也于今年8月29日發布公告表示,自2021年8月27日至2022年8月26日,公司已通過上交所交易系統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累計回購公司A股股份約1.03股,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約0.56%,已支付的資金總額合計50億元。

  華創證券認為,目前各險企估值水平已接近歷史極值,壽險負債端改革拐點漸近,四季度開門紅行情值得期待;財險經營向好,有望維持量價齊升。

  展望四季度業績,方正證券(6.34 -0.78%,診股)認為,四季度各家險企進入2023年開門紅+2022年收官階段,隨著代理人規模逐步企穩、經濟復蘇帶動居民消費提升,預計各家險企全年保費規模及價值均將保持改善趨勢。財險方面,保費保持較快增速,預計隨著汽車消費支持政策的持續發力,車險將保持增長趨勢,同時疫情反復導致出行下降,車險賠付降低,承保利潤有望持續提升。

  國君非銀金融團隊分析稱,當前權益市場震蕩、銀行理財破凈等使得居民風險偏好明顯下降,對于高收益確定性的保險理財需求增加,而保險公司開門紅主銷的年金、兩全和增額終身壽等產品較好滿足客戶的理財需求,預計23年開門紅新單及新業務價值(NBV)出現回暖。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相關新聞:
科技之家潮紅網 · A股五大險企前9月保費揭曉,股價出現分化 · 新華保險:融資總額達12.51億元,累計償付67.44萬元 · 10月19日新華保險被滬股通減持了84.02萬股 · 河北銀保監會批準民生壽險河北分公司褚占華副總經理職 · 嘉興中心支行英大泰和浙江分公司李祥余的任職資格獲得 · 陽光保險公司最早將于下周在香港公開募股,最早將于下 · 中國的安全根基何在?股票價格下跌到50元時代,上半年 · 保險巨頭豪擲近200億買自家股票,太保再獲股東增持 · 中國人壽去年同期只增長了0.13%,保險類股下跌4.57% · 【環球財經】保險股首選中國財險(2328.HK)上調目標
保險秘書
最新文章
 聚焦百姓
 人物特寫
 曝光臺
 保險股

Copyright © 1997-2018 China-Insurance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凡所涉及保險條款的內容僅供參考,并均以投保當時的保險合同為準。

企業資訊 | 汽車 | 科技 | 消費 | 教育 | 房產 | 游戲 | 商機 | 保險公司 | 股票 | 聚焦百姓 | 人物特寫 | 曝光臺 | 保險股 | 保險理財 | 行業資訊 | 海外動態 | 中介園地 | 保險數據 | 保險案例 | 車險資訊 | 社保資訊 | 產品速遞 | 財經新聞 | 保險評述 | 基層信息 | 配資 | 商訊 | 證券 | 上市公司 | 股市 | 港股 | 銀行 | 基金 | 理財 | 債券 |
欧美人与ZoZo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