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為蘋果!皟r”護航
在大連北三市蘋果產區,蘋果種植戶依然是“看天吃飯”。這個“天”既包括雹災、旱災、風災、蟲災,也包括當年不確定的蘋果市場價格。其中雹災、風災和蘋果市場價格走勢,更成為影響種植戶致富的三大因素。對此,當地政府、金融監管機關、保險公司和期貨公司聯手在政策上扶持,在產品上創新,通過“保險+期貨”手段,達到為蘋果種植戶增收致富、保“價”護航的目的。

大連中華保險農險部負責人鄭品賢(中)、永安期貨工作人員王丹雯(左)向種植戶譚吉平了解寒富蘋果生長習性。李敬偉/攝
蘋果園里進行“場外期權交易”
8月9日13時30分,大連市普蘭店區安波街道太陽村王溝屯,蘋果種植戶譚吉平家的20畝寒富蘋果園里,呈現著一場以往從來沒有見過的陣仗——“‘5960’掛單!”“14時整,時間已到,平值進場!‘5942.5’,成交!”
這是中華保險大連分公司農險部負責人鄭品賢和永安期貨大連分公司副總經理馬暢的一場特殊的現場辦公。此時兩人正在蘋果園里通過手機向期貨公司場外衍生品部下達期權交易指令,交易部門實時執行交易指令,反饋看跌期權成交,出具場外期權交易確認書,明確成交要素。參照2201富士蘋果合約,為譚吉平和其他蘋果種植戶進行買入看跌期權遠程操作——進場,如果富士蘋果期貨價格交易市場最后一個月平均值低于觸發價格5823.65(5942.5×98%)即視為理賠發生,保險公司承擔低于觸發價格的損失金額,以此為譚吉平等蘋果種植戶的蘋果銷售價格兜底。
去年的愿望今實現
2020年10月3日,中華保險大連分公司人士曾到雹災頻發的普蘭店蘋果產區進行現場調查。當時,安波街道幾位干部和果農懇請金融機構向有關部門反饋果農們的愿望——在原先雹災保險和相關信貸扶持的基礎上,設法幫助解決風災保險和蘋果市場價格波動給果農收入帶來的不確定影響。
了解情況后,中華保險積極向地方政府主管部門和金融監管部門反饋并得到積極支持。隨后,該公司聯合永安期貨大連分公司創新推出“大連市地方財政蘋果期貨價格保險”,最終獲得批復。2021年8月,讓果農們高興的是,他們去年的愿望實現了。
“去年你們來采訪和調研,我‘壯著膽’提出的愿望,沒想到你們不僅當真了,還這么快就把這件事給‘擺平’了。”譚吉平高興地說。太陽村果樹技術員趙娟感慨道:“現在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你們今天辦的這件事就是果農最需要的實事!”
多方力推蘋果種植高效發展
鄭品賢和馬暢向《中國銀行保險報》介紹,“大連市地方財政蘋果期貨價格保險”此次能夠順利落地,得益于大連市農業農村局、大連銀保監局、大連證監局的支持和推動,得益于中華保險和永安期貨的坦誠合作。
上述產品保費由大連市農業農村局補貼30%,永安期貨股份有限公司補貼30%,農戶自繳40%。每畝保費250元,費率設定5.7%。首次推廣試點蘋果種植總面積為2000畝,在政府和期貨公司承擔大部分保費的前提下,普蘭店區安波街道、沙包街道和墨盤鄉的21戶蘋果種植戶踴躍參與試點。
“目前暫時還沒有風災險產品,隨著政府財政支持力度加大和保險機構創新能力提高,這一保險產品出臺也是未來可期。”鄭品賢說。
《中國銀行保險報》還了解到,寒富蘋果易管理,單個果體大,產量高,這是優點。但是,寒富蘋果果肉甜度和口感一般,賣價相對較低,當地果農稱之為蘋果中的“玉米”,難以打入國內高端市場和歐美市場。幾位果農希望今后能多種植高端蘋果品種,“這樣,我們在同等面積的果園里,用幾乎同樣的勞動投入,就能有幾倍的效益,那有多好!”譚吉平說。
“遇到合適的機會,咱們可以代農民兄弟把他們這些有價值的建議反饋給地方相關部門,這也是為基層為農民辦實事。”聽了幾位果農的呼吁,鄭品賢與馬暢已達成共識。
后記
讓果農更有奔頭
一個問題始終縈繞在筆者的腦海揮之不去,即如何解決譚吉平的蘋果高效益。這個問題不解決,像譚吉平這樣的果農增收就只能在低水平徘徊。8月11日,筆者電話連線譚吉平,跟他談起蘋果生產成本和高效益這個話題,一下子打開了他的話匣子。
“寒富蘋果價格這幾年一路走低,但種植成本沒有下降。”譚吉平舉例“伺候”果樹的大致成本,“我和媳婦一年栽種寒富蘋果毛收入10萬元(自己賣給蘋果經紀人平均2元/千克),但成本占了一大塊。其中套袋環節,10畝果園蘋果需要的紙袋資金2萬元;給蘋果套袋雇工合計約3萬元;摘貸1萬元;化肥和農藥合計投入9000元,上述合計6.9萬元。所以說,現在蘋果雹災保險和期貨價格套期保值保險就成了我們果農收入最后一道保障線和希望了。”
譚吉平聽從建議:從今年秋季開始,在田間地頭和個別淘汰蘋果樹地塊上提前培育保守單價可達8元/千克的“維納斯”(蘋果),加上保險期貨套期保值每500克確保凈增1倍收益,不僅秋天的蘋果凈產值可以提高1倍,未來寒富全部由“維納斯”替代的話,產值還會再提高一大塊。“這20畝地就能產出超過現在幾倍的效益,那我這個日子就更有奔頭了!”譚吉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