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企業資訊 | 聚焦百姓 | 人物特寫 | 曝光臺 | 保險股 | 保險理財 | 行業資訊 | 海外動態 | 中介園地 | 保險數據 | 保險案例 | 車險資訊 | 社保資訊 |
返回中國保險網首頁
    您所在的位置: 主頁 > 聚焦百姓 > > 正文

重疾險進入3.0時代,如何買對重疾險

[ 2022-05-23 15:40 ]   來源:[ 網絡 ]    雙擊自動滾頻 
[字體: ]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重疾險進入3.0時代,將不再是保費與保額杠桿的競爭,也不再是病種數量、賠付次數的競爭,而是重疾風險管理能力的競爭。

  近兩年,受疫情、行業高質量轉型等因素影響,保險代理人數量從900多萬驟降至600多萬,縮減人力近300萬,由此出現了重疾險新單保費、總保費雙雙下滑的“窘境”。

  再者,百萬醫療險、惠民保陸續推出并走紅,以及目前藥品集采后報銷范圍更廣,都讓老百姓(35.960, -0.36, -0.99%)覺得看病貴不再是難題。

  “醫療險、惠民保將取代重疾險市場地位”“有了醫療險就不需要重疾險”等聲音越來越多,事實果真如此嗎?

  《國際金融報》記者邀請到重疾不重(北京)健康科技創始人,被香港文匯報譽為“中國重疾險之父”的重疾風險管理專家丁云生,和大家好好聊聊重疾險這個話題。

  重疾險進入3.0時代

  首先來看重疾險的起源和在中國的發展情況。第一個階段可總結為“出道便走偏的1.0時代”(1995-2007年)。重疾險起源于南非,外科醫生馬里優斯·巴納德的設計初衷主要是彌補被保險人因患大病導致的收入損失。

  1995年,我國引入重大疾病保險,起初保障病種僅10種左右,主要作為壽險的附加險。隨著市場經營主體增多,保障病種也不斷增加,但由于重大疾病定義缺乏統一規范,除外責任千差萬別,理賠標準不統一,期間甚至短暫出現過分紅型重大疾病保險。“1.0時代的重疾險偏離了風險保障,更像是理財儲蓄型保險”。

  第二個階段被稱為“內卷的2.0時代”(2007-2020年)。2007年,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與中國醫師協會合作制定《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范》,統一制定了25種重疾的定義,重疾險逐漸走向規范,注重風險保障。

  不過,丁云生指出,這個階段瞬間走向內卷,各家保險公司主要通過增加病種數量,增加輕癥、多次給付等保險責任創新,進入比拼產品性價比的價格戰。保障病種數量已基本接近極限的同時,保單量也趨于飽和。

  隨著醫療技術不斷發展,例如微創手術的介入,2007年的老重疾定義逐漸不再適應當下醫學實踐,2020年銀保監會更新了重疾定義。

  之后,重疾險進入“不得不進入的3.0時代”(2020年至今)。重疾新定義啟用前,許多保險公司推出擇優理賠,2021年初市場又迎來了一波購買小高潮,但這依然沒有改變新單保費和總保費雙雙下滑的事實。

  丁云生認為,重疾險3.0時代,將不再是保費與保額杠桿的競爭,也不再是病種數量、賠付次數的競爭,而是重疾風險管理能力的競爭。消費者在意的并不是怎么賠,而是能否通過購買重疾險避免患重大疾病,如果重疾險能做到這一點,或將迎來新一輪爆發。

  不能被醫療險取代

  “醫保和醫療險,可以比作海洋。而重疾險,則是一座山。”丁云生表示,一個寬度,一個高度,兩者不能相提并論,也不能互相替代。

  醫療險的功能,是解決看病的治療費用。即便已經有了醫保、惠民保、百萬醫療險,甚至還有所在單位補充醫療,以及私立醫院、境外醫院也可報銷的高端醫療險,它也只是像太平洋(2.860, 0.11, 4.00%)一樣足夠的寬,幫消費者抹平所有的醫療費用,但依然是一個水平面。

  那為什么說重疾險是一座山?丁云生指出,因為重疾險主要解決的是醫療單據上看不見的費用。醫療險再好,也只是抹平醫藥費用的損失,如果沒有重疾險額外的給付,彌補工作收入上的損失,重疾患者是沒法站起來的,更不要說支撐家庭和社會的責任。

  目前全國已經進入“三胎時代”,如果孩子的父母身患重疾,只是解決了看病費用問題,不能解決看病期間以及未來長遠的收入損失問題,給小家庭帶來滅頂之災的同時,也會產生大量的社會問題。

  “重疾險設計的初衷是彌補被保險人因患大病導致的收入損失,目的是希望患重大疾病的患者在治療后,有足夠的時間和金錢休息(2-5年),不必急于投入工作,以免病情復發。”丁云生告訴記者,在這期間,患者因為不能工作導致的收入損失,如果由重大疾病保險來彌補,就不會影響正常生活。

  在醫療界中,有個流行的名詞叫“經濟毒性”。醫生發現,同樣一個病,同樣的病情,同樣的治療方法,不同病人在愈后結果差別是巨大的。而美國有統計顯示,當因病導致的費用支出超過家庭收入20%的時候,病人的愈后效果就開始變得不一樣。這與重疾險補償收入損失的功能,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據丁云生介紹,目前我國的重疾險主要解決三個問題:一是患病后,醫保和商業醫療險都不能覆蓋的自費部分;二是解決重大疾病之后,可能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甚至一輩子的康復費用;三是因為患重大疾病之后,個人身體的改變以及對未來預期的改變,導致收入損失的部分。而第三點是最需要解決的問題。

  如何買對重疾險

  了解重疾險的起源和功能后,我們怎樣才能買對重疾險?

  丁云生認為,沒有完美的產品,但有完美的產品組合。每個產品,都有它適合的客戶。但不管怎么樣,原則就是根據收入來定保額,即根據消費者的可支配收入來定保費,在保費預算范圍內,盡可能買到足額的重疾險,比如保額為年收入的5倍及以上,讓這座“大山”足夠高。在足額的重疾險之后,再盡可能保證保障長期。

  那么,該選定期還是終身型重疾險?丁云生建議,可以根據消費者理財偏好,來推薦適合的產品。如果消費者是銀行里面有很多定存的人,那么可以選擇長期、儲蓄、返還型的重疾險。反之,則建議購買定期、消費型的重疾險。

  也有人問,互聯網上購買重疾險性價比更高,為什么要在線下買?丁云生表示,正如前面提到的,只是單純考慮保費低與保額高的話,并不能體現真正的保險含義,如何不讓風險發生更重要。

  對于重疾險來講,賠付不是目的,只是手段,重點是能不能在賠付前、在癌癥的早期發現,甚至可以不發生重大疾病。“線下業務員的優勢,是可以通過學習重疾風險管理,幫助消費者遠離重大疾病。如果實在是沒辦法避免,也要在癌癥早期發現,讓消費者獲得規范的治療,提高生存率。而這些沒有線下業務伙伴的服務,單純在線上購買,是很難做到的”。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相關新聞:
科技之家潮紅網 · 上班途中遭遇車禍死亡,參保尚未繳納工傷保險費怎么賠 · 醫保支付如何通過支付方式把錢“花在刀刃上”?國家衛 · 保險代理人騙取老人92萬余元,消費者如何提防“溫情陷 · 儲蓄型保險再掀銷售熱潮,為何熱賣? · 保險宣傳日|保險機構線上線下聯動 傳播保險大愛 · “7.8全國保險公眾宣傳日”微博活動:這屆年輕人該如 · 7月1日起,這些費用醫保能報銷了! · 特別企劃|兒童保險你了解嗎?都保什么 · 互聯網保險扣費投訴多,一不留神保費就變多 · 國務院客戶端小程序|失業保險金、補助金申領一站解決
保險秘書
最新文章
 聚焦百姓
 人物特寫
 曝光臺
 保險股

Copyright © 1997-2018 China-Insurance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凡所涉及保險條款的內容僅供參考,并均以投保當時的保險合同為準。

企業資訊 | 汽車 | 科技 | 消費 | 教育 | 房產 | 游戲 | 商機 | 保險公司 | 股票 | 聚焦百姓 | 人物特寫 | 曝光臺 | 保險股 | 保險理財 | 行業資訊 | 海外動態 | 中介園地 | 保險數據 | 保險案例 | 車險資訊 | 社保資訊 | 產品速遞 | 財經新聞 | 保險評述 | 基層信息 | 配資 | 商訊 | 證券 | 上市公司 | 股市 | 港股 | 銀行 | 基金 | 理財 | 債券 |
欧美人与ZoZo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