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穩經濟、穩市場、穩就業的主體,上海中小微企業在本輪疫情中受到很大沖擊。目前,各項紓困政策落地實施情況如何?
6月22日上午,上海市服務企業聯席會議辦公室召開中小微企業助企紓困政策新聞通氣會,第一財經獲悉,從3月的抗疫助企“21條”再到5月發布的經濟恢復重振“50條”,政策涉及約90%的事項已出臺配套細則或建立工作機制,各相關部門已制定出臺本領域實施細則130余項,各區發布區域性政策30個。
在全力助企紓困方面,“緩免減退補”各項政策細則加快落地,“50條”疊加“21條”政策合計全年將為市場主體減負3000億元以上。比如實施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4月1日—5月31日之間已覆蓋6.2萬戶納稅人、新增退稅金額466.4億元,保障了企業現金流的接續。在金融紓困方面,多家商業銀行和政策性銀行推出助企紓困專項貸款,累計額度超過5000億元。上海市融資擔保中心擴大無還本續貸覆蓋面,推廣“批次擔保”模式,業務受理、審批、放貸加力提速,執行低擔保費率政策,1-5月擔保貸款總量近300億元,同比增長36.9%。
轉租方不享受免租政策
上海市國資委相關負責人對第一財經在內的媒體介紹,上海市國有企業為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減免房租是市政府50條政策中的重要舉措之一,目前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
比如,按照“應免盡免、應免快免”的原則,切實加快減免房租。進一步明確免租期限,承租本市國有企業房屋的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無需提供受疫情影響的證明材料,憑租賃合同等必要材料,全部可以免除2022年6個月租金,其中租期不滿一年的按比例免租。進一步優化操作流程,對因疫情不便提交免租申請材料的,國有企業根據摸底情況,對符合條件的承租方暫停催收房租,提前兌現政策。同時推廣電子材料線上審核,方便承租方辦理免租手續。
而對存在轉租行為的房屋重點把關,轉租方不享受本次免租政策,最終承租經營的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享受本次免租政策。企業可以采用房屋產權方與轉租方、最終承租方簽訂多方協議的形式,先核定最終承租方的免租憑證再減免轉租方租金的形式等,保障最終承租方受益。其中,國有企業作為轉租方的,應當在協議中明確免除的轉租金額。
另外,在社保繳納方面,經濟恢復重振“50條”中,要求對餐飲、零售、旅游、民航、公路水路鐵路運輸等5個特困行業從4月起階段性緩繳社會保險費單位繳納部分,對符合條件的其他特困行業和受疫情影響嚴重生產經營困難的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按照國家規定實施社會保險費緩繳政策。
經營困難的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需要依據怎樣的具體條件進行認定?上海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除對5個特困行業實施階段性緩繳企業社會保險單位繳費政策外,緩繳范圍進一步擴大到產業鏈供應鏈受影響的制造業等17個行業所屬的困難企業。
17個擴圍行業按照國家規定確定,具體包括:農副食品加工業,紡織業,紡織服裝、服飾業,造紙和紙制品業,印刷和記錄媒介復制業,醫藥制造業,化學纖維制造業,橡膠和塑料制品業,通用設備制造業,汽車制造業,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儀器儀表制造業,社會工作,廣播、電視、電影和錄音制作業,文化藝術業,體育,娛樂業。
17個擴圍行業、中小微企業和以單位方式參保的個體工商戶、以及基金會等社會組織申請緩繳社會保險費應符合以下條件:“受疫情影響較大、生產經營出現暫時困難、2022年4月以來累計一個月及以上無法正常生產經營且2022年1月至5月發生累計虧損。”
下一步還有哪些措施
上海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將在全面評估前兩輪政策落實情況的基礎上,動態刷新政策工具,充實政策儲備。
比如,在促消費方面,圍繞服務國家戰略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上海在2020年疫情后創新推出了“五五購物節”,收到了超出預期的成效。下一步,上海正研究在“五五購物節”成功經驗基礎上,策劃新一輪線上線下(30.940, -0.75, -2.37%)高頻互動的促消費活動,發揮“政策+節慶”雙輪驅動作用。在擴投資方面,前幾天,“潮涌浦江”投資上海全球分享季已經正式開幕。接下來自6月中旬至8月中旬,將滾動推出總部集聚、硬核基建、央企助力、新城賦能等十大系列活動。
上海市經信委中小辦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他們將采取五方面措施,分別是:加快構建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體系,防范化解拖欠中小企業賬款,開展系列紓困賦能行動,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加速推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
“我們將加快細化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認定細則和培育舉措,建立完善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體系。計劃年內培育創新型企業1萬家,市級‘專精特新’企業5000家以上,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00家以上,繼續在全國保持前列。”
與此同時,正在開展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業賬款專項行動,保障款項的及時支付來保護企業的現金流,避免因拖欠而拖累拖死中小企業的情況。專項行動包括全面排查、集中化解、信息披露、惠企服務、權益保護5方面工作。對其中的無分歧賬款,將保持清欠率100%,有支付困難的,也將明確還款計劃。
針對很多企業反映訂單流失、訂單不足的問題,中小辦前期已征集了100多家“專精特新”企業的融通創新需求,下一步將聯合國資委、工商聯,針對性地開展對接活動,促進中小企業進入大企業的創新鏈、供應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