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與新浪財經聯合舉辦“7.8全國保險公眾宣傳日”微博活動,在#這屆年輕人該如何養老#主題連麥活動中,星圖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薛洪言分享了自己的見解。

薛洪言表示,單靠退休金養老,對于上一輩或當前正進入退休年齡的人來說是沒問題的,但對于現在的年輕人來說,大家會擔心未來的退休金不夠用,所以年輕人規劃養老才成為一個熱門話題。
當前我國的基礎養老已經覆蓋了10.3億人,但由于人口加速老齡化,年輕人越來越少,領取養老金的越來越多,因此,未來基本養老金支付能力會逐年減弱,甚至未來存在枯竭的風險。
2019年4月10日,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發布了《中國養老金精算報告2019-2050》(以下簡稱《報告》)!秷蟾妗奉A測,未來30年我國的制度贍養率翻倍,2019年當期結余總額為1062.9億元,不過到2028年,當期結余可能會首次出現負數,為負1181.3億元!秷蟾妗吠瑫r指出,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到2027年有望達到峰值6.99萬億元,然后開始下降,到2035年有耗盡累計結余的可能性。
“對于年輕人來講,提前規劃個人養老非,F實,也非常有必要,絕非多此一舉,我覺得是個非常好的現象。”他說。
在談及我國養老三大支柱時,薛洪言表示,從2020年的余額占比數據看,第一支柱占比70%,第二支柱占比30%,第三支柱個人養老寥寥無幾。從覆蓋人數來看,截至2022年3月底,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10.3億人,累計結存超過6萬億元;參加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的職工有7200萬人,積累基金4.5萬億元。
他指出,養老金替代率是指勞動者退休時的養老金領取水平與退休前工資收入水平之間的比率,也是衡量勞動者退休前后生活保障水平差異的基本指標之一。依據世界銀行的建議,養老金替代率保持在70%—80%可以保證勞動者退休后生活水平基本維持不變,60%的替代率只能保證基本的生活。2021年,我國的養老金替代率只有45%,已經處于國際勞工組織公約劃定的養老金替代率警戒線之內,很難保障我們的退休生活。
從企業積極性來看,企業第一支柱的繳費率已經很高,繳費負擔已經很重,企業難有余力再投保企業年金,再加上國家對于企業年金沒有做出強制性要求,也沒有稅收優惠激勵,導致第二支柱發展緩慢。“未來只能靠第三支柱,也就是個人養老,個人養老本質上就是個人存錢個人花,投入越多,個人養老金積累越豐厚。包括養老理財、養老保險、個人養老金等都屬于個人養老的范疇。” 薛洪言表示。
此外,在談及到近期出臺的個人養老金制度時,薛洪言表示,個人養老金實行賬戶制,是一種長期儲蓄機制,非特殊情況下只有退休后才能取出來。由于它損失了靈活性和流動性,所以為了鼓勵大家積極參與,國家會給予一定的稅收優惠。我們也可以把它理解成一種強制儲蓄,可投資產品實行白名單制,而且產品費率優惠,鼓勵金融機構讓利,這對個人投資者來說,產品有人把關,不存在爆雷風險,還能享受費率優惠和個稅減免,強制性的長期投資還可以很好地規避短期行為,真正享受復利收益。“總之,提前規劃養老是一件好事,但同時要量力而行,畢竟我們只有先過好現在的生活,才能考慮老年以后的生活,有余力就多準備一些,沒有太多余力少準備一些也可以,重在參與。”薛洪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