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企業資訊 | 聚焦百姓 | 人物特寫 | 曝光臺 | 保險股 | 保險理財 | 行業資訊 | 海外動態 | 中介園地 | 保險數據 | 保險案例 | 車險資訊 | 社保資訊 |
返回中國保險網首頁
    您所在的位置: 主頁 > 聚焦百姓 > > 正文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外婆坑村的30年巨變

[ 2022-08-24 10:52 ]   來源:[ 網絡 ]    雙擊自動滾頻 
[字體: ]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2022年8月23日【中國銀行保險報】“9個記錄儀、1個氣象站、1個土壤傳感器覆蓋這片有機茶園,結合我們的茶葉溯源平臺和小程序,通過溯源系統與物聯網連接,對生產基地進行農事監控,通過科技手段為農戶提供實時災害預警服務。”近日,平安產險浙江紹興中心支公司總經理楚軍鋒頂著40℃的高溫,來到“鄉風文明”共建點——紹興市新昌縣鏡嶺鎮外婆坑村,與該村黨支部書記林金仁共商秋茶采摘服務保障。

  青山綠水環抱的外婆坑村,院外人耕綠野,庭前紫燕銜泥,猶如世外桃源。

  然而,30年前,這里卻不是這個模樣。

  昔日貧困村中墊底

  “八十爐灶四十光(棍),有女不嫁外婆坑;三餐吃著玉米羹,缺錢缺糧缺姑娘”,這是20世紀90年代人們對外婆坑村的描述。當時,外婆坑村經濟發展十分落后,全村人均年收入僅96元,在當時浙江省貧困村中墊底。

  1990年,在外做了20年箍桶匠的林金仁回到家鄉外婆坑村,是全村第一個萬元戶,被全村村民一致推選為村委會主任。

  “開門就是山,出門就爬嶺”是對外婆坑村地理地貌的寫照。“這里到鏡嶺鎮18公里,之前得翻過5個山崗,買個油鹽醬醋,單程就要4小時。地處偏遠,山路彎彎,沒有姑娘愿嫁到窮鄉僻壤受罪。”修路成為林金仁的首要任務。

  1992年1月,在政府財政資金支持下,林金仁帶領全村百姓,克服重重困難,劈山架橋,60天修建成一條長1.4公里的機耕路;1995年,外婆坑村到鎮中心的公路全程貫通,打通了村民的出行,點燃了小山村村民致富的火種。

  團結發展“民族村”

  走出大山的路解決了,林金仁開始第二步計劃——解決單身漢的問題。

  全村80戶人家,有40個單身漢。娶不到媳婦,林金仁煞費苦心出“奇招”。“我讓光棍們分批到云南、貴州、四川偏遠山區,尋找當地年輕女性,幫她們干活,培養出感情后帶回村里。”林金仁說。

  48天后,首批派出的兩名單身漢不負眾望,成功帶回兩位媳婦。半個月后,林金仁又派出4名單身漢,就這樣,兩個變4個、4個變8個……一年共帶回29個媳婦,其中,有白族、苗族、傣族、蒙古族等12個少數民族,加上生下的二代,共86人。

  “要讓外來媳婦扎根留下來,就得讓他們在外婆坑村安居樂業。”于是,林金仁考慮實施第三步計劃——發展鄉村旅游。

  外婆坑村地處澄潭江源頭,擁有6500畝山林。從1992年開始,外婆坑村向荒山要效益,引進10萬株名優茶發展茶葉種植;保存完好的古村落風貌、少數民族扎染制品及玉米餅等“鏡嶺味道”系列土特產成為發展鄉村旅游得天獨厚的資源。

  2003年5月,林金仁組織農戶成立全縣第一家有機茶合作社;2005年,投資新建名茶炒制規范化示范點; 2007年9月,全村1500畝茶園全部通過有機產品認證,茶葉品質和附加值得以提升。

  2003年,浙江省委省政府啟動“千村示范 萬村整治”行動,外婆坑村的村容村貌、基礎設施改善,為該村發展鄉村旅游產業夯實了基礎。

  2019年,外婆坑村被國務院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稱號、被住建部授予“中國傳統村落”稱號;2010年,在新昌縣政府的支持下,外婆坑村成為上海世博會體驗之旅示范點,“光棍村”成為“江南第一民族村”,相繼獲得全國生態文化村、中國美麗休閑鄉村等多項國家級榮譽。

  聚力奮斗“致富村”

  步入新時代后,外婆坑村的發展駛入“快車道”。

  圍繞外婆坑村產業發展方向,2017年,農業銀行新昌縣支行因地制宜推出“民宿貸”,7位農戶家庭獲得共162萬元創業資金支持;新昌農商銀行通過整村授信,普惠貸款已覆蓋14%的村民,合計授信額度達2200余萬元。

  2021年6月,紹興市首個“鄉風文明”共建點落地外婆坑村。圍繞外婆坑村建設生態文旅高地、高質量發展特色農副產品兩個發展戰略,平安產險紹興中心支公司得到省分公司、總公司和集團的大力支持,將公司資源、金融保障、數據和科技支持融入外婆坑村發展各環節。

  2021年11月,平安產險紹興中心支公司為外婆坑村量身定制茶葉溯源保險,為茶農提供100萬元的保障及1萬個溯源碼,以科技手段為茶葉樹立品牌、提升市場競爭力、拓寬銷路助力。

  如今,外婆坑村已成功注冊自己的品牌——“外婆坑牌”龍井茶,全村茶園種植面積由1991年的96畝擴大到1500畝,茶葉總產值由原來的4萬元增加到1800萬元,2021年全村人均收入46850元,茶葉成為村民增收致富的“金”葉子,荒山變青山,青山變金山。

  為做大玉米餅產值,2021年平安產險聯合浙江大學食品工程學院為外婆坑村制定玉米餅標準化生產細則,配套獎勵方案,提供2000萬元綠色食品保險保障,促進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做玉米餅用的玉米粉得先蒸熟2小時,做成餅后要放在太陽下曬透。”今年57歲的村民林金芬除了做玉米餅,家里還經營著民宿,年收入合計約15萬元。

  一張張金色的玉米餅做出了大市場。2021年,外婆坑村玉米餅銷售額達700萬元,同比增收17%;全村已建成民宿、農家樂13家,村民實現了在家門口增收致富。

  “3年前,外婆坑村集體年收入10萬元,今年以來,村集體年收入已突破50萬元。”2010年,帶領全村百姓脫貧致富的林金仁榮獲“全國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2021年2月,外婆坑村被中共中央、國務院授予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稱號。

  美滿共富“幸福村”

  今年6月,紹興銀保監分局與紹興市委組織部、發改委、農業農村局和金融辦聯合推出建立“鄉村產業致富帶頭人+”金融服務模式,引導銀行保險機構建立金融支持鄉村產業致富帶頭人的甄別、培育和激勵機制,加大融資融智力度,助推農村集體經濟增收,促進共同致富。

  平安產險充分發揮“平安好車主”等自有平臺流量及資源優勢,幫助外婆坑村特色農產品銷售拓寬渠道,一年來,平臺累計推廣30余次,觀看瀏覽人數200余萬。2021年,助銷玉米餅等各類農產品達700萬元,較上年銷售額遞增40%,預計每戶增收近萬元。

  據統計,2021年,外婆坑村全年接待游客23萬人,旅游綜合收入4500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38萬元,成為人人羨慕的幸福村。

  幸福不忘感黨恩。外婆坑村曾是紅十三軍途經停留地舊址。如何將寶貴的紅色資源轉化成歷史活物?

  找準紅色旅游與鄉村振興的連接點,打造新的鄉村經濟增長點。由林金仁主講的“老林講堂”將黨史學習教育和外婆坑村的發展故事相結合,向村黨員、村民及游客宣講和傳播,深受群眾喜歡;平安產險紹興中心支公司與鏡嶺鎮政府協作聯動,以“紅色+生態農業”等模式推進紅色旅游與生態、民俗風情等資源融合,助推鄉村產業興旺;平安產險浙江分公司帶動平安人壽、平安銀行、平安養老等十余家單位預約近百場黨建特色活動,預計帶來直接客流6000余人,直接營業收入近300萬元。

  一片“金”葉、一張“金”餅、一堂黨課,激活了鄉村發展的內生動力,也將金融與外婆坑村緊密聯系在了一起。2021年以來,楚軍鋒平均每個月到外婆坑村1-2次、一年約20次。“我們‘鄉風文明’共建的目標是通過2-3年,將村民人均收入由現在4.7萬元提升至7萬-8萬元,帶動村民實現共同富裕。”楚軍鋒說。

  春采茶葉,夏制筍干,秋收香榧,冬賣香榧、茶葉、玉米餅……“在這里,勤勞的村民一年四季都有錢賺,疫情給鄉村旅游帶來不小的影響,但有了品牌的賦能、政府和銀行保險公司多方面幫助,今年村民增收不是問題。”林金仁信心滿滿地說,“下一步,周邊6個自然村要合并進來,整個村要提檔升級、擴大產業規模,走公司化發展才能做強做優做大。”(平安產險江蘇分公司供稿)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相關新聞:
科技之家潮紅網 · 上班途中遭遇車禍死亡,參保尚未繳納工傷保險費怎么賠 · 醫保支付如何通過支付方式把錢“花在刀刃上”?國家衛 · 保險代理人騙取老人92萬余元,消費者如何提防“溫情陷 · 儲蓄型保險再掀銷售熱潮,為何熱賣? · 保險宣傳日|保險機構線上線下聯動 傳播保險大愛 · “7.8全國保險公眾宣傳日”微博活動:這屆年輕人該如 · 7月1日起,這些費用醫保能報銷了! · 特別企劃|兒童保險你了解嗎?都保什么 · 互聯網保險扣費投訴多,一不留神保費就變多 · 國務院客戶端小程序|失業保險金、補助金申領一站解決
保險秘書
最新文章
 聚焦百姓
 人物特寫
 曝光臺
 保險股

Copyright © 1997-2018 China-Insurance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凡所涉及保險條款的內容僅供參考,并均以投保當時的保險合同為準。

企業資訊 | 汽車 | 科技 | 消費 | 教育 | 房產 | 游戲 | 商機 | 保險公司 | 股票 | 聚焦百姓 | 人物特寫 | 曝光臺 | 保險股 | 保險理財 | 行業資訊 | 海外動態 | 中介園地 | 保險數據 | 保險案例 | 車險資訊 | 社保資訊 | 產品速遞 | 財經新聞 | 保險評述 | 基層信息 | 配資 | 商訊 | 證券 | 上市公司 | 股市 | 港股 | 銀行 | 基金 | 理財 | 債券 |
欧美人与ZoZo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