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的理財保險是否可靠
不知道大家在銀行存款時有沒有被推銷過理財保險的經歷,明明是來存款的,卻被忽悠著買了一份理財保險。
過了幾個月想取出來才發現取不了,如果這個時候急著用錢的話也只能退保承擔巨大的損失。
這也是很多銀行理財保險被人說不可靠的原因。
銀行畢竟不是專門賣保險的,難免會有不夠專業的地方。
個別業務員可能會在利益和KPI的驅使下,只向你說這類產品安全穩定、收益固定的優點,而從來不說它前期的靈活性較差。
理財保險的長期收益確實較高同時還安全穩定,但理財保險不同于銀行定期存款,銀行定期存款就算想要提前取出來最多也就損失一點利息,而理財保險通常在投保完的那一刻,你投入的保費就轉換成了一個很低的現金價值。
這個現金價值會慢慢增長,在5-10年的時間(不同產品的這個時間不同)才能超過我們的保費,之后才能不斷產生收益。
而如果你在這個時間之前有急事,急需用錢,只能通過退保的方式拿回當前的現金價值,而這個時間的現金價值通常都比我們的所交的保費要低上不少。
也就是說,買了理財保險的前幾年有急事需要用錢,手頭上有沒有其他的資金的話可能會給我們帶來不小的損失。
但大家去銀行的目的主要還是為了存款,產生利息的同時日后能隨取隨用,銀行理財產品在這個方面就顯得像是個“坑”。
不過好在,2016年,銀監會規定了銀行銷售保險必須“錄音錄像”,也就是雙錄。
如果我們在簽訂合同時銀行沒有雙錄,則屬于違規,我們可以向銀保監會舉報,將自己的錢要回來。
如果有雙錄,那么工作人員在銷售保險的時候,有違規操作,把保險當成儲蓄來宣傳,把預期收益當成承諾收益等虛假宣傳等,同樣也可以向銀保監會投訴舉報。
買銀行理財保險如何避免踩坑?
其實了解了理財保險的這一點后,我們再決定要不要購買,它就不是個“坑”了。
理財保險非常適合手頭上有一筆長期不用的閑錢的人群,如果投入股市怕虧損,存銀行又覺得利息太低,理財保險就非常合適,還能為老年的生活提前做好規劃。
它收益固定寫進合同,安全性方面更是有《保險法》和銀保監兩大強力保護,如果打算長期投資,理財保險無疑是非常適合的選擇
但很多朋友還是怕買了以后被坑,下面我就來講一講理財保險的避坑注意事項:
1、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里
理財也適用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里的道理,我們可以用一部分資金投資高風險高收益的股市,一部分投資理財類保險,如年金險等,對沖風險,為未來做準備。

2、避免銷售誤導
我們在購買保險的時候不能光聽業務員說,自己要能分清銀保產品、存款和理財產品的區別。
銀保產品不是銀行理財產品、不是銀行存款,而是兼顧投資與保障功能的保險理財產品。
3、看現金價值表
理財保險的合同上一般都會有現金價值表,我們在投保前一定要看現金價值表上,現金價值超過已交保費的時間是多長?如果這期間出現急事,我剩下的錢夠不夠應急?
銀行買理財保險安全嗎?深藍君可以負責任地說,是安全的,但這份安全不是來自于銀行,而是來自于承保的保險公司和《保險法》的保障。但是銀行理財保險可靠嗎?深藍君只能說,產品本身是可靠的,但可能并不適合所有人,我們要學會仔細辨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