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保險時訊 | 保險專題 | 資料中心 | 百姓保險 | 產品大全 | 人才市場 | 黃頁 | 博客 | 論壇 | 咨詢 | 投訴 | 導航
返回中國保險網首頁 中國保險網廣告位
    您所在的位置:中國保險網 > 保險時訊 > 行業資訊 > 正文

上市公司“圍獵”保險牌照 “野蠻式”擴張有望逐漸消退

[ 2017年2月9日11:18 ]   來源:[ 中國經濟網 ] 傅蘇穎   雙擊自動滾頻 
[字體: ]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今年以來已有6家保險公司獲批籌建

   


  今年以來,在監管趨嚴的背景下,各路社會資本對保險牌照的熱情依然不減,并且多以上市公司為主。2月6日,機器人、出版傳媒、東軟集團三家上市公司同時發布公告稱,由其共同發起設立的融盛財險獲得保監會同意正式籌建。至此,今年以來已有6家保險公司獲批籌建。另外,今年以來,包括家家悅、天馬股份和貝因美在內的3家上市公司發布了擬參與發起設立保險公司的公告。

  南開大學金融學院教授朱銘來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壽險和財險的區別在于財險的融資功能有限,主要是起到為股東提供風險保障的作用,而壽險則除了具有儲蓄的功能之外,還具有投資的功能,只是當前因為個別企業的激進發展,使得萬能險存在長債短投的錯配情況,容易導致險企的資金鏈出現問題。而監管層近期出臺的一系列措施有助于令萬能險的投資期限拉長,從而降低潛在風險。而上市公司在監管趨嚴下仍對保險牌照的熱情高漲或在于看重壽險具備的投資功能。

  “監管層在制定規則方面,有關退出機制建設也應盡快提上日程!敝煦憗斫ㄗh。

  東北證券研究所董事總經理付立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當前經濟環境下,包括保險在內的金融業,雖然存在一定的風險,但是總體風險可控,同時保險業的收益相對穩定,因此,能夠進入保險業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另外,產融結合對于實體上市公司來說也是不可缺失的一環,如果上市公司可以通過發起設立保險公司,就可以實現資金與實業正向的循環和配合,整個集團化運作會提升到一個全新的層次和水平,對于集團內的各個板塊的協調也是十分關鍵和重要。

  上市公司對保險牌照的熱衷早已不是新鮮事,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去年一年,有超過70家上市公司參與設立保險公司,其中不乏多家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或是全資子公司也參與其中。

  與此同時,該趨勢在今年仍在延續,并且多家上市公司共同參與發起設立保險公司的特征十分明顯。如今年1月份獲準籌建的海南第二家法人壽險公司海保人壽,就有多家上市公司直接或間接參與,其中,海思科、易聯眾均為上市公司,海馬投資集團則是上市公司海馬汽車的控股股東的母公司。

  上市公司覬覦保險牌照與保險業近兩年實現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不無關系。保監會主席項俊波此前披露,2016年保險業交出了靚麗的答卷,全國保費收入突破3.1萬億元,超過日本僅次于美國,躍居全球第二位,從2011年的1.4萬億元增長到2016年的3.1萬億元,年均增長16.8%。另外,保險業總資產突破15萬億元。

  今年以來,保險牌照的審批有明顯提速之勢,除了融盛財險獲批籌建之外,獲批籌建的保險公司還包括國寶人壽、國富人壽、海保人壽、中國人民養老保險和北京人壽。另外,2月7日,中遠海運財產保險自保有限公司獲批開業,至此,今年以來,獲批開業的保險公司升至4家。

  當然,與去年以來200多家保險公司排隊等候的情景相比,真正獲得保險牌照的公司也是少數,這背后反映出監管層的謹慎態度。尤其是去年以來,個別險資在A股市場的激進投資行為,引發監管趨嚴,近日,保監會已啟動全面修訂《保險公司股權管理辦法》工作,其中一個重要舉措就是進一步嚴格股東準入標準。

  對此,付立春認為,明確規則,也讓上市公司申請保險牌照有了明顯的預期,使得上市公司更理性抉擇,也有助于規范市場行為。

  朱銘來表示,新規從股東資質、股權結構的細化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監管要求,也向市場傳遞一個信號,那就是,社會資本進入保險業要確!氨kU姓!,并且改變過去保險以理財和投資為主的經營理念。實際上,隨著監管層加強監管,市場越來越規范,也為新進入者提供了更好的競爭環境,對新的公司經營來說是一個新的機會。而過去那種“野蠻式”的擴張經營方式會逐漸消退,社會資本進入保險業也將根據自身熟悉的業務進行精細化管理,以專業化為核心,有助于提高整個保險行業的競爭力。

  保監會監管趨嚴,僅是為了從源頭上打擊“動機不純”的資本進入保險業,本著“正本清源”的原則,今年以來,就有正佳人壽、福泰財險等4家險企被拒之門外。而對于與保險業有著緊密關系,對保險業的發展有貢獻的社會資本,保監會仍然還是敞開懷抱的。

  從保監會目前批復的保險公司來看,有明顯向中西部傾斜的態勢,獲批籌建的前三家公司分別來自海南、廣西和四川。中國保監會去年底印發的《關于加快貧困地區市場體系建設提升保險業保障服務能力的指導意見》明確指出,在符合條件的情況下,優先支持中西部省份設立財產保險公司和人身保險公司,支持在貧困地區設立服務民生的專業性保險公司;支持設立承接社保、大病保險、公立醫院改制等政策性業務的保險公司,助力貧困地區提高公共服務效率。

  付立春認為,未來申請發起保險公司的主體在行業的選擇上會更傾向于實業,主要是為了實現產融更好的對接,讓金融更好地服務于實體經濟,防止資金在金融系統空轉,能夠有效防范風險;另外,對于中西部的偏遠地區、老少邊窮地區中有實力的企業發起設立保險公司或被優先考慮,從而帶動當地的就業,能夠起到帶頭的作用,對當地的經濟也起到支持作用。

  除此之外,保監會主席項俊波去年曾公開表示,要支持專業創新發展,鼓勵保險機構拿專業化牌照,支持較為短缺的保險類機構。另外,分析人士認為,保險牌照或為服務國家戰略,向國家重大戰略的承接區域傾斜,如“一帶一路”戰略、自貿區戰略等。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相關新聞:
· 沒有相關文章.
保險秘書
行業資訊
企業資訊
監管動態
基層信息
保險人物

Copyright © 1997-2023 China-Insurance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凡所涉及保險條款的內容僅供參考,并均以投保當時的保險合同為準。

企業資訊 | 汽車 | 科技 | 消費 | 教育 | 房產 | 游戲 | 商機 | 聚焦百姓 | 配資 | 人物特寫 | 曝光臺 | 保險股 | 保險理財 | 行業資訊 | 海外動態 | 中介園地 | 保險數據 | 保險案例 | 車險資訊 | 社保資訊 | 產品速遞 | 財經新聞 | 保險評述 |
欧美人与ZoZoXXXX